
【资料图】
“这个笋小小的,好可爱!我要挖这个。”“妈妈,我已经挖到两颗了!”“那里还有一颗更大的!”4月16日,余杭区鸬鸟镇首届挖笋节在鸬鸟镇太公堂村举办。现场,40余组家庭手拿铁锹,在太公堂村竹园开始了笋王争霸之旅,20分钟内挖出最大笋的家庭即为本届“笋王”。
挖笋争霸比赛
经过激烈角逐,来自西湖区的曹雨熙家庭凭借一支重达4.039公斤的毛笋荣登“笋王”宝座。“原来超过地面30公分的就不是竹笋了,而是笋种,属于长出来的竹子了。”获得“笋王”称号后,曹雨熙小朋友不仅拿到了奖金,还学到了新知识,收获满满!
评选出“笋王”
“正值鸬鸟山花节,我们以‘花’为媒,以‘竹’会友,开展丰富多彩的休闲运动项目,包括挖笋争霸赛、竹乡市集、创意笋宴、竹林踏青、乐游太公等,将鸬鸟春味、春景、春趣融为一体,供村民、游客一同玩赏。”太公堂村职业经理人张星荣介绍,活动中,太公堂村与径山书院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,并联合专业机构启动太公堂村旅游共富联盟,将太公堂村沿线旅游业主串点成线,为“联农带农、乡村共富”注入新活力。
近年来,鸬鸟依托当地丰富的毛竹资源,积极探索“毛竹+N”产业发展模式,有效带动群众增收,助力乡村振兴。比如,太公堂村开发的认养“共富竹园”项目打造出都市人的私人竹园。“竹园主”可通过微信小程序下单认养竹林,线上、线下参与毛竹的种植、管理、采摘等,竹园中的竹园鸡、鸡蛋、鲜笋、由村民制作的笋干等产品,均归属“竹园主”,“竹园主”在都市中就可实现田园梦。目前,太公堂“共富竹园”已与6家金融机构签约认养60亩竹园,每亩一年可实现4888元创收。
今年,鸬鸟开始在各村开展毛竹林规模流转工作,进一步焕发毛竹新活力。“我们联合余杭文旅集团,将全镇毛竹林经营权流转至企业,由企业进行统一规模化经营管理,村民可按股分红。”鸬鸟镇相关负责人介绍。
接下来,鸬鸟将继续发挥“竹优势”,延伸“竹链条”,做强“竹经济”。一方面,鸬鸟镇发展竹林鸡养殖等林下经济,提高竹林附加值,实现毛竹林经济效益的最大化。另一方面,该镇充分挖掘毛竹林在固碳方面的积极作用,对接未来“碳交易”窗口,发挥生态优势,让绿水青山为村民带来更多的金山银山。
关键词:
品牌